各二级学院,全体学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有效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教育帮扶、精准资助作用,实现“应贷尽贷”的政策目标,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财教〔2024〕188 号)和《广东省教育厅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关于做好 2025 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做好我校 2025 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通知如下:
一、助学贷款政策要点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额度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每人每年不超过 20000 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过 25000 元;贷款期限按学制加 15 年,最长不超过 22 年、最短 6 年确定;利率按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5Y-70 个基点(即 LPR5Y-0.7%)执行;还本宽限期为 5 年(还本宽限期内只需偿还利息);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资助。
二、助学贷款对象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对象为: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2025 年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全日制普通本专科高校、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并入学的全日制新生(含预科生),或以上高校在读的其他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
3.学生入学前户籍、其共同借款人户籍均在本县(市、区);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经济收入不足以支付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当年没有获得其他国家助学贷款。
三、申请流程
1.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大学新生登录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在线系统(https://sls.cdb.com.cn)或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手机 APP 注册并按指引填写相关信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打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未预申请的学生需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并个人承诺。
2.首次贷款学生(含高校录取新生和高校在校学生)携带申请表、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和身份证明材料,与共同借款人前往户籍所在地县级资助中心办理申贷手续,签订借款合同。
3.续贷。广东省已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远程续贷办理,续贷学生可自行选择远程续贷和现场办理两种模式。远程续贷办理流程:通过电脑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或手机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 APP 更新个人及共同借款人相关信息--提交续贷申请--学生核实个人信息--选择办理模式(选择“线上签订合同”)--合同信息确认--身份认证--确认提交接收回执验证码。
四、受理及合同签订(7月-9月)
申请助学贷款办理时间必须在指定时间内,一般为每年 7 月-9 月,具体以户籍所在地县级资助中心办理时间为准。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后,县级资助中心审核借款学生的申贷资料,签订借款电子合同后,为学生和共同借款人打印《借款合同》,并向学生出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证明》(以下简称《受理证明》或受理回执)。
五、回执录入和贷款发放(9月-11月)
(一)录入回执
1.已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入学后需及时向二级学院上交《受理证明》,二级学院应及时核对学籍、学费、欠费等信息,在 2025 年 9 月 30 日之前完成本校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回执录入工作,确保学生成功贷款。为有效控制舆情风险,原则上高校只录入学生的欠费金额,若学生欠费金额小于实际贷款金额,按欠费金额录入;若学生欠费金额大于或等于贷款金额,按实际贷款金额录入。
2.录入回执具体操作流程:登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管理系统-贷款处理-回执录入-点击录入回执-录入欠缴费用总额-点击回执信息高校账户选择(系统会自动弹出相关高校账户信息)-录入回执校验码-点击确定-录入回执完成。
3.各二级学院在录入回执前必须重点对学生的报到注册情况、是否属于全日制学生、学院、专业、学号等信息进行核实。
4.以二级学院为单位于 2025 年 9 月 30 日之前将《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2025-2026 学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汇总表》(电子版)及《受理证明(回执)》(纸质版)提交至学生处。
(二)贷款发放
录入回执后,学生贷款正式生效,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按程序将贷款拨付至学生贷款账户(支付宝或招商银行账户),再划扣到学校学费账户,用于交纳学费和住宿费,剩余部分资金留在贷款账户作为学生生活费,不得用于抵扣其他费用。
六、工作要求
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有序推进,确保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应贷尽贷”的政策目标。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影响
近年来,国家从提高助学贷款额度、延长助学贷款最长期限、降低贷款利率、简化申贷手续、推进贷款合同电子化、推进续贷远程线上办理、免息延期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惠民、便民力度。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新政策要点和远程线上续贷办理等的宣传解读;要进一步丰富宣传素材和宣传形式,可以采取召开主题班会、悬挂条幅、制作展板、印发宣传材料、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办理流程和还款流程的宣传工作,提升宣传实效;要充分利用招生宣传、暑期社会实践等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宣传。
(二)优化服务手段,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校、院两级要在暑假期间开通助学贷款咨询服务热线,并通过官方渠道主动向社会公布,同时要耐心、细致解答学生及家长的相关咨询;
二是各二级学院应提醒需申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在校生密切留意其所在地县级资助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时间,以免错过办理时间,提醒边远乡镇学生和家长留意各地区设立的下沉贷款办理点;
三是提醒学生留意所在县区是否提供助学贷款受理微信预约、手机预约等形式;
四是加大远程续贷的宣传力度,在新生大规模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引导需要续贷的在校生尽快网上申请续贷,错开现场办理的高峰期,确保贷款办理更加平稳高效。
(三)筑牢诚信防线,加强贷后管理
各二级学院要将诚信与风险防范教育融入日常思政教育,依托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等场景,以案例剖析、互动答疑形式,普及征信知识、违约后果及金融诈骗防范要点,强化学生诚信意识与风险识别能力。线上通过学院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政策解读、防诈科普内容。同时,建立动态跟踪机制,针对贷款学生制定个性化服务台账,定期通过电话回访、线上沟通等方式,主动了解学生还款能力变化与经济困难,及时提供政策帮扶与还款指导。此外,鼓励学生参与诚信主题实践活动,如助学贷款政策宣讲志愿服务、诚信征文比赛、金融知识竞赛等,将诚信教育从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行动,切实构建起覆盖宣传、教育、管理、实践一体化的诚信风险防控体系,保障助学贷款工作顺利推进。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2025年4月28日